范文参考网
范文参考网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热门20篇)
范文搜索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热门20篇)

发布时间:2024-02-08 编辑整理:范文素材网 来源:范文资料网 手机版

感悟是生活的一面镜子,通过写感悟可以更好地反思和倾听内心的声音。在写感悟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逻辑性。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感悟的真实故事,希望能够给你带来思考和感悟。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一

编者按:孩子的成长是家长的幸福,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悟吧!

“习惯了在黑与白构成的一层层调子中寻找美感;习惯了交错纵横的线条相互交融;习惯了那百看不厌的黑、白、灰……我想我是爱它的淡雅,爱它的毫不夸张,爱它的波澜不惊……它总能使我平静……”(摘自韩一珵的习作《我的恩师》)。或许是与生俱来,或许是绘画使然,她比较沉静,平和,不张扬。升入高二以后,她出现了有生以来较大的变化。

一个月前的月考,是文理分科后孩子们经历的第一次正式考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考试,她的语文成绩又回到了“久违”的全班第一、年级第三的水平;而全班第三的总成绩,也是她中学以来的最好成绩。但是,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奋和喜悦,而是反复强调在物理考试中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为此扼腕叹息。这种表现,让我惊喜:之前,无论成绩好坏,她总是强调各种客观理由,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如今,能如此冷静客观地检讨自己,恐怕也是金老师强调“身修”而自律的结果吧。

00后,这些互联网的原驻民,对网络的娴熟和依赖,以及在虚拟世界的游刃有余,远胜于他们的父母。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他们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这是所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包括中考前,她进房间写作业大多是一手ipad、一手手机;而我每一次找借口进她房间的瞬间,她几乎都在匆忙的切换间。

我也曾采取过各种措施,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学期,她突然不一样了——手机和ipad,很少进入过她的房间!我曾经怀疑她有什么其他可替代的东西,但几次抽查打消了我的所有不相信。

我很诧异她的这种主动变化,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哪怕是极短时间离开手机的恐惧与不安!我很诧异她的这种改变,直到有一天看到金老师发起的“手机运动”以及一系列相关措施,不得不佩服老师的高超,能够让孩子们戒断这种“电子毒瘾”。

摆脱了精神上的纷繁与干扰,她的心静了许多。她的床头,从未有过地出现了各种学习资料;她的床头柜里,也偶尔会看到写着英语单词的小纸条。金老师主张的“心静”、专注初见成效。

开学两个多月以来,每天放学回来的她,满脸都写着满足,浑身上下渗透着快乐。饭桌上,她会滔滔不绝地讲白天学校里的种种。而在以前,她大多是用“没啥”来应付我们的各种好奇。她本来不是一个多话的孩子,她的这种变化,应该是愉悦的环境所带来的观察与兼听的自然流淌。因为很显然,她知道该说什么,该怎么说!

韩一珵从小就心灵手巧,她的手上没有废物,哪怕一张废纸,都能被她变成一件艺术品。她善于烹饪,手艺非我能比。她喜欢帮姥姥和奶奶干各种家务,经常承担我们这些子女应该承担的事务。而上学以后,尤其是自从上中学,这些事情她都无暇顾及,如果说有哪方面进展不大,或许就是“体勤”了。金老师倡导的“体勤”,应该是学业上的勤奋,生活日常上的力所能及,以及健康方面的强健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身修”让她明白“为了自由,必须控制自己”;“心静”让她明白了“智可圆,而行必方”;“言寡”让她明白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体勤,让她明白了“知规律,笃行之”。

人生遇一好老师足矣!孩子,你是幸运的;我们,是幸福的!

作者|韩一珵妈妈。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二

“习惯了在黑与白构成的一层层调子中寻找美感;习惯了交错纵横的线条相互交融;习惯了那百看不厌的黑、白、灰……我想我是爱它的淡雅,爱它的毫不夸张,爱它的波澜不惊……它总能使我平静……”(摘自韩一珵的习作《我的恩师》)。或许是与生俱来,或许是绘画使然,她比较沉静,平和,不张扬。升入高二以后,她出现了有生以来较大的变化。

身修。

一个月前的月考,是文理分科后孩子们经历的第一次正式考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考试,她的语文成绩又回到了“久违”的全班第一、年级第三的水平;而全班第三的总成绩,也是她中学以来的最好成绩。但是,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奋和喜悦,而是反复强调在物理考试中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为此扼腕叹息。这种表现,让我惊喜:之前,无论成绩好坏,她总是强调各种客观理由,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如今,能如此冷静客观地检讨自己,恐怕也是金老师强调“身修”而自律的结果吧。

心静。

00后,这些互联网的原驻民,对网络的娴熟和依赖,以及在虚拟世界的游刃有余,远胜于他们的父母。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他们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这是所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包括中考前,她进房间写作业大多是一手ipad、一手手机;而我每一次找借口进她房间的瞬间,她几乎都在匆忙的切换间。

我也曾采取过各种措施,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学期,她突然不一样了——手机和ipad,很少进入过她的房间!我曾经怀疑她有什么其他可替代的东西,但几次抽查打消了我的所有不相信。

我很诧异她的这种主动变化,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哪怕是极短时间离开手机的恐惧与不安!我很诧异她的这种改变,直到有一天看到金老师发起的“手机运动”以及一系列相关措施,不得不佩服老师的高超,能够让孩子们戒断这种“电子毒瘾”。

摆脱了精神上的纷繁与干扰,她的心静了许多。她的床头,从未有过地出现了各种学习资料;她的床头柜里,也偶尔会看到写着英语单词的小纸条。金老师主张的“心静”、专注初见成效。

言寡。

开学两个多月以来,每天放学回来的她,满脸都写着满足,浑身上下渗透着快乐。饭桌上,她会滔滔不绝地讲白天学校里的种种。而在以前,她大多是用“没啥”来应付我们的各种好奇。她本来不是一个多话的孩子,她的这种变化,应该是愉悦的环境所带来的观察与兼听的自然流淌。因为很显然,她知道该说什么,该怎么说!

体勤。

韩一珵从小就心灵手巧,她的手上没有废物,哪怕一张废纸,都能被她变成一件艺术品。她善于烹饪,手艺非我能比。她喜欢帮姥姥和奶奶干各种家务,经常承担我们这些子女应该承担的事务。而上学以后,尤其是自从上中学,这些事情她都无暇顾及,如果说有哪方面进展不大,或许就是“体勤”了。金老师倡导的“体勤”,应该是学业上的勤奋,生活日常上的力所能及,以及健康方面的强健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身修”让她明白“为了自由,必须控制自己”;“心静”让她明白了“智可圆,而行必方”;“言寡”让她明白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体勤,让她明白了“知规律,笃行之”。

人生遇一好老师足矣!孩子,你是幸运的;我们,是幸福的!

作者|韩一珵妈妈。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三

这个周末,女儿月考结束,想回家住两个晚上。我们一口答应,也能趁此机会和孩子聊聊。了解她的在校情况,给她减轻些精神压力。

昨晚见到女儿,她甚是开心说:“爸爸,我的文科估分,结果还是不错的,你说我理解力不好,这不对。可是我的理科,还是不太理想。”我肯定了她的说法,鼓励她继续努力。看来她的学习基础还是很扎实的,只要努力会很快转机的。她的这个考试结果还是不错的,比预想的要好多了。暑假没有像其他孩子参加新高一预习,在家自己又没有预习。自认为自己底子好,不愿意提前学习,假期力疯玩了,就要面对现实。人家先咱一步,当然步步领先了。但只要我们紧追不舍,加速前进,总有一天梦反超的。这一次的成绩不算未来的结果,每次不断的进步,你的高考目标还是能实现的!

今早送女儿,我想起自己小学一段时间,数学总是学不会。但是我没有放弃,坚持学习,最终数学成绩又好了。也许就是一时不开窍,脑子犯了糊涂,就是不理解。你不放弃,一直思考学习,就能解决难题。想到小学现在学的一篇关于李四光的课文。李四光从小想知道他见到的平坦的地上如何来的大石头?问了老师没有解决,问了爸爸没有解决,他自己一直思考,直到自己在国外留学,通过研究创立了自己的地质学体系,解决了这个难题。当然他那是大问题,这课本的理解,不会像他那样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女儿有所悟,表示坚持努力不放弃,相信自己能在理科方面不断进步。

昨天读《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中的《我的自学小传》,感觉深受启发。一个初中水平的人,能在大学获得讲席,靠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的勤奋自学,坚持不懈的自我向上心。他言没有什么功课是不能自学的,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还有我们所熟识的大学教授,虽受过大学专门教育,而以兴趣转移及机缘凑巧,却不在其所学本行上发挥,偏喜任教其他学科者,多有其人;当然亦都是出于自学。即便是大多数始终不离其本学门的学者,亦没有人只守着当初学来那一些,而不是得力于自己进修的。我们相信,任何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都是出于自学。学校教育不过给学生开一个端,使他更容易自学而已。我也相信如此。

晚上接到女儿,他给我讲了她们语文周清卷,比较难。她是利用古汉语。

字典。

来做的,还是闹了好多笑话。要求翻译三篇古文,由于古文功底不是一天两天的。她们平时对于文言文读的少,没有平时的积累,对于古今语言的差异没有语感。比如通假字,她们没有考虑到,将常理解为经常,而不是古语中的尝。常杀人应是尝杀人,翻译就大相径庭了。我告诉女儿,翻译完古文,应该多读几遍,从整体考虑,看看是否符合文章的意思。以便改正错误,准确理解作者的意思。

女儿告诉我她的地理书在考试时忘到别的教室了,今天去找没有找到。说也有人忘了,可是她的书被送了过来。她的书却没有人给还回来,有点不开心。我说没事,咱家还有一本,我回去给你找找。她说那上面有她的笔记,还有周清卷。我说正好你在整理一遍,又一次学习机会。说不定高考就考到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呀!没有的周清卷想要的话,再一次拿家来,我们可以复印一下。我们的目的是学会,不是保存这些资料。她开心了,她说明天我到她们班问问。看我坐的座位的同学是否见了,能找到最好。

送她到家,我马不停蹄的赶到军安小区,为女儿找到了地理书。又拿了些东西,再回来洗澡,又到十一点半了。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四

不经意间,看到了7月28日这个日子,让人不能不感慨时间老人的无情。真快呀!一转眼,儿子在校信通建立博客已经一年了。20xx年7月28日,是一个令我们家庭难忘的日子,儿子注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博客。当时,儿子对我提议说,他想建立一个博客。说实话,对博客是什么东西,当时我自己也是懵懵懂懂,一片茫然的。既然儿子有这个兴趣,想建博,那就建吧,更何况还能写文章练笔呢!于是儿子的博客就诞生了。很兴奋地,儿子当天就把自己写过的一篇文章《青海之旅——游青海湖》发表到了博客上,并很快得到了笑脸老师、枫叶如丹老师、风荷月影等博友的鼓励性点评,这大大调动了儿子的写博热情,就这样一路写来,越来越多的博友给儿子加油助威,使儿子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感动,一篇接一篇地写了起来。截至今日,儿子的博文已经达到110篇,说实在的,坚持下来,确实也不容易。

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在校信通这个大家庭里,儿子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首先,儿子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里,为了写博,儿子读了很多的书,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食粮。在家读,在书店读,向同学借着读。为了配合儿子的读书,逢年过节,我们也为儿子买了很多的书,再加上校信通奖励的书,儿子的'书柜已经装的满满的了,书读多了,这无疑对儿子的写作起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博友们的鼓励和精彩点评,对儿子写作水平的提高,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里,对大家一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儿子的一直关注和鼓励,希望大家在今后能给予儿子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支持!其次,在校信通这个大家庭里,儿子得到了很多的荣誉和丰厚的奖励。忽然有一天(20xx年10月29日),当我们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准备进入博客进行浏览时,在博客首页,一个熟悉的标志映入眼前,儿子被评为“校信通博腕儿”了,于是全家欢欣鼓舞,儿子更是兴奋不已,当时就写了《激动!快乐!感谢!》博腕感言以表达自己的心声,从此写博劲头更足了。当然,作为父母,我们更是高兴不已,为了儿子的出色表现;去年寒假,校信通推出的“书香寒假,香满博客”活动,儿子积极参加,认真读书,用心写博,共写出了16篇参赛博文,并且有14篇上了推荐。儿子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丰厚的硕果,儿子也有幸被评为全省50名“阅读天使”之一,这无疑对儿子又是一个极高的荣誉,它必将促使儿子更加热爱阅读,积极参加读书活动,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更加快乐地成长;儿子的一篇《爸妈带我挖野菜——芨荠菜(仿写)》博文,荣获了第14期“博谈客论”状元文,这对儿子无疑是莫大的荣誉和鼓励。很幸运的是,今年三月,儿子又被推荐上了20xx年第三期《家长会》杂志的封面。这对于儿子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和奖赏,既是荣誉,对儿子付出的肯定,更是鞭策,激励儿子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在幸福的同时,我们更对儿子更充满了期待,相信儿子在此基础上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现在适逢暑假,在搞好休息放松的同时,儿子又积极参加了校信通组织的“20xx暑期.书香班级评选活动”,认真读书,积极写博。现在,不仅写读后感的,还尝试着自编了故事文章《捣蛋鹦鹉之数学外传》系列,到现在为止,已写出参赛博文21篇,并以被推荐20篇。希望儿子能够在这个书香暑假中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

儿子马上就要进入初中学习了,毋容置疑,时间相对会更紧张。但不论到了哪里,写好作文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还希望儿子能坚持写博,并能在校信通这个大家庭里得到更多的雨露,汲取更多的营养!

儿子,好样的,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五

编者按:教育孩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欣喜地看到孩子的变化,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教育感悟吧!

最近在连续出差。每次出差家里的那个熊孩子都是最让人放心不下的,习惯每天早晨叫他起床,习惯问他今天作业写完了没有,上课认真听讲了没有,习惯为了督促他学习每天和他斗智斗勇。以前出差,熊孩子是一个电话也不会给我打,当妈的倒是每天早请示晚汇报。出差那几天真的就是各种焦虑。

国庆后这次出差,先是接到熊孩子电话,汇报他上课其实没有睡觉,只是窗户开久了有点冷,把领子竖起来被老师误会,在微信里被通报批评让我不要生气;接着是他学生生涯的第一次迟到,这次出差我决定不再每天早晨电话叫他起床,希望他自己有所担当;但是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上午我在家长群里做了自我批评。的确,对一个已经十六七岁的青年作为家长的我们包办得太多。晚上孩子就给我打电话说他没有晚起,是公交车没按时来。我把在群里发的话念给他听。往常他一定会吵吵,认为揭了他的隐私,但这次他沉默了,说以后不会了。

今天我刚到机场,熊孩子居然又打电话来了,问老妈几点回来。飞机落地又接到他的电话问我落地了吗,大概几点可以到家。快到家了,他的电话又来了问走哪里了,他来小区门口接我。

说不感动是假的。高高大大的孩子拖着行李叽叽喳喳地给我讲着出差这几天家里的、学校的事情。晚上他又和我探讨怎样才能学会建立记忆宫殿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可能是一直以来对孩子的期望从未实现过,他今天的表现让我感受到了吾家有儿初长成的幸福!

孩子的变化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到了高二进入四班,从早晨抓迟到到上课抓睡觉,从不忘初心的誓言到班级日志的坚持,严肃快乐的班风,班主任对班级的全情投入,让我这个做妈妈也感觉倍受鼓舞。老师不仅从成绩上关注孩子还从做人上给孩子积极的引导,我不需要再每天瞎琢磨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如何了,因为他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就会被通报批评。老师给孩子们建立起的荣誉感也不允许他们犯低级错误。

我们孩子属于自律性很差的那一类。因为有些资源,从小学开始他就被安排在最好的班级。高二分班,孩子坚持不让安排。开始我也是各种不安,但是今天我是彻底安心了。虽然孩子可能还会不自觉,犯错误,但是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已经让他体验了对自己不负责任、对自己要求不严的丢脸。他已经从什么都无所谓到希望自己改变,希望自己进步,并开始付诸行动。作为家长真是非常感谢金老师这个眼中有光、心中有天使的班主任。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但是能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能在高二这个关键的阶段遇到这样一位优秀的热爱教育的老师,真是孩子之幸、家长之幸。每天看到金老师为孩子们的付出,作为家长更是不敢偷懒。金老师是家长的好榜样,家长就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希望我们四班的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虽然没有能力为孩子撰写40万字的成长。

日记。

但是希望在孩子最辛苦的这两年里与孩子一路共勉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20xx年10月15日。

我能体会得到家长的幸福,也非常感谢家长和李佳桐同学对学校对班级的认可。但我要郑重说明的是,孩子有了点滴进步,首先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其次是家长的有效教育,最后才是老师的正确引导。学校教育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能的,如果我的教育起了一些作用,那也一定是综合力量在起作用,这些力量当中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我们只有这样理性地看待教育,才能搞好教育。

我希望每一位家长都动笔写一写自己的孩子,这样既可以使家长客观理性地观察孩子,对孩子有一个合理的定位,也是对孩子极大的激励和肯定。我打算在公众号里发一个系列,名字暂定为“我们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家庭有一个明媚的未来,欢迎各位家长踊跃参与。

这里还要声明的一点是老师的反馈毕竟还是有限的,因为老师的精力有限,老师要面对的是一群孩子,各位家长要自主行动起来,万万不能过度依赖老师。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教育也不能一劳永逸。李佳桐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让妈妈感受到幸福,同时也让老师感到了幸福。我们都因为你的存在而在感到无比幸福。谢谢你,李佳桐同学!

作者|李佳桐妈妈。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六

编者按:父母以为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其实成长的还有自己,下面我们来看看《原来,一起长大的还有我自己》这篇家庭教育感悟吧!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后来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曾经我是一名警察,很酷的那种。后来我是一个妈妈,全职的那种。

谢谢你选择了我,带我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我愿意一直跟你走,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你过的更好。

那年退伍回来结了婚,和妻子生下了我们聪明伶俐的大女儿,现在读高中呢。每逢跟人聊天提到大女儿,我总是情不自禁说起那段连语气也没有任何改变的话:“这孩子从小到大我真是没操过心,乖巧懂事,这么多年的学费我一分也没掏过…”没错!大女儿是我的骄傲。

大女儿出生后十年之久,我和妻子决定再要一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我都满心欢喜迎接他的到来。于是,第二年家里就有了一个需要我用一生去保护的小宝贝,取名小鱼。

小鱼这孩子可真没让我少操心,大女儿没花的钱也全都花在了这个丫头身上。将近七个年头了,我早已被小鱼磨炼地成为了一个超级爸爸。洗衣做饭样样精通,一个人带着孩子走再远走再久也不会慌。更重要的是,因为小鱼,弥补了当年从学渣变学霸的梦想。记得年少时的我,哪有那么好的耐心,我是一个军人啊,要么服从要么挨打,哪里有这么多的婆婆妈妈的事情?感恩小鱼,是你让我明白生活不仅仅是一个样子。

我的两个宝贝女儿,谢谢你们选择来到我家,爸爸是和你们一起长大的,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

记得生你的时候我自己都还是个孩子,你姥姥极力劝我不要这么早生,我那么个性的一个人,决定了的事谁说也不好使。当时想着反正都结婚了,生个孩子玩玩吧。

宝贝儿子,如果不是你,妈妈不会知道生活这么有意思,妈妈不会知道原来人活着会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妈妈爱你,永远爱你。

谢谢你们,我的孩子们,给了我完整的人生。

作者|张老师。

公众号|星儿之家。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七

孩子的成长教育跟父母的引导、学校的培养、老师的关心是分不开的,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平时对孩子教育方式方法的引导,其中孩子的性格塑造、习惯养成、思想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本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点滴体会如下:

首先是性格塑造方面,我希望孩子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童年对每个人都是最珍贵的时光,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平时鼓励孩子要多发言,多说自己的内心想法非常重要,把孩子当作朋友相处,成为孩子的“好伙伴”,家长才能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沟通,孩子的心理才会更健康;虽本人不提倡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但严还是应该在当严处,最重要的是不当众批评孩子;犯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免的,孩子犯错用惩戒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其次,良好的习惯在孩子成长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自觉学习习惯尤为重要;现在孩子回家能非常自觉的独立完成作业,从不需家长陪着,做作业也不开小差,作为家长感到很欣慰,把作业做完留给孩子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不额外的增加孩子的作业负担;另外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给孩子首先有锻炼身体的条件创造机会,比如给孩子买付球拍,空闲时一起和孩子打球,和孩子一起踢毽子、跳绳比赛,引导孩子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

在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引导孩子做一个正直、懂礼貌、懂得关心他人的好少年;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孩子肚子饿了,吃完东西从不乱丢垃圾;见到小区里的老人,孩子能主动的问好;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从思想上教育孩子要懂得关心别人;在家养些小乌龟、金鱼,经常让她关心它们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洒“爱心”的种子。

总之,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良师益友;关心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言传身教,父母从自我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家长的最大心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八

永远不要小看孩子。孩子思维没有形成定式,他们的言行会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获得更多的思考。我儿子上幼儿园时的一些事情至今我记忆犹新。

(一)儿子的愤怒。

一个周末,我和一位同事在校园路上叙话,儿子从南边过来。离很远他就喊我:“妈妈,妈妈。”我说着话,没有来得及理他。“妈妈,妈妈。”他又喊。我依旧说话,没有答应他。“妈妈。”他喊第三遍,我还在说话。

儿子走到跟前,拿起我的手,咬了一口,

儿子嘴下也不留情,疼痛让我顿时明白了,小家伙愤怒了。换做其他家长,儿子可能得到一顿暴揍。但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只顾说话,忽视了儿子的感受。儿子玩了一下午,回家路上看到妈妈,很意外,很兴奋,见了妈妈很亲,妈妈却没有及时的回应他。儿子心里热情的火苗被妈妈这盆没有回应的冷水浇的拔凉拔凉的。作为妈妈我伤了儿子的心。

我立马向儿子道歉:“对不起,儿子,妈妈只顾跟阿姨说话,没顾得答应你。”

后来,我瞅机会又告诉儿子,他的愤怒我能理解,但他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应该用暴力的方式。那是后话。但当时,我只能做一件事,向儿子道歉。

儿子用他特殊的方法,教会我,小孩子的感情更强烈、更认真,更要认真对待,即使细微的地方也不要忽视。

(二)盛稀饭。

盛好稀饭,我把电饭锅放进厨房,勺子却忘了一块拿进去。

“妈妈,我稀饭吃完了。”

“还吃吗?”

“吃。”

“那你自己盛去吧。”

“好。”

儿子端着碗,向厨房走去。忽然,我看到了勺子,刚想把勺子给送过去,转念一想,还是让儿子自己来找吧。于是,我边吃饭边等儿子来问我要勺子。

一会,儿子端着稀饭过来了。

“儿子,你怎么把稀饭盛进去的?”我惊奇地问。

“我端着锅倒的。”儿子可毫不理会我的惊讶,他只是在叙述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已的。

原来,孩子眼里可没有盛稀饭必须用勺子的定式。孩子眼里,只知道把稀饭搞到碗里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有孩子的这种思维,我们会有更多的创新。

(三)尿床。

儿子从小能喝稀饭,晚上睡眠又特别好,从不自己醒。所以,每天晚上,只要我感觉到儿子反复翻身,就知道是小便憋得,我就赶紧叫儿子起床小便。

有一次,儿子白天玩的特别疯,我又比较劳累,晚上我们睡得都比较沉,一觉到了天明。醒来时我第一件事就是看儿子,因为他每天夜里都要小便,今天不知小便了没有。果然,他尿床了。

我把被子先抱出去晾晒,等有空时再拆洗。

白天,我反复告诉儿子,告诉儿子,晚上感觉有小便时要学会自己醒,不能再尿床了,儿子都笑嘻嘻的。

下午收被子时,恰巧儿子和三四位小伙伴都跑到了我家。我一进门说:“收被子了,昨天尿床了。”儿子的脸刷的红了,我感觉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

三四岁的小孩,在家里妈妈怎么说都没关系,但孩子在小朋友面前,已经有了自尊心的意识。儿子让我明白,小孩子的自尊心同样需要尊重。

仰视孩子,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九

孩子一落地,父母就盼着快快长大,抱着的时候盼着会走路,会走路了又盼着会跑,会跑了又盼着可以上学……孩子在期盼中长大,父母在盼望中焦虑地等待。

前段时间我给金老师发微信,麻烦金老师找孩子谈谈。金老师给我介绍了两本书,我坚持很认真的阅读。从那以后我像个孩子,每天忙完家务活早早洗漱完毕就认真看书,不再一直捧着手机了。非常感谢金老师!我从中感悟很深,对我帮助很大,我改变了不少。

通过金老师对孩子的教导及平常细心的关注,孩子变化挺大。看见金老师发信息说孩子上课不睡觉了,各科任老师也表扬他爱提问了,还认真做笔记,我的心里突然开朗,仿佛看见了雨后天边的彩虹。

可是11月4日(周六)刚把他送去学校,回到家,感觉手机有来电。一看是金老师来电话了,说孩子连续迟到三次要停课回家。我的心一下子跌到了山谷。本来在家就磨蹭快迟到了,去学校的路上又不着急,不迟到才怪呢?我心想这样也好,就得好好治一下,要不天天早上叫床那个难得啊,不叫上三四次是起不了的。

我到学校了,给金老师打电话让孩子到学校门口。我看见孩子的那一瞬间,没有像以往那样火冒三丈劈头盖脸把他骂一顿,而是笑着对他说:“看你每天磨蹭那么几分钟,迟到了停课,好吧?”孩子脸带羞涩的说:“不好,不好,是我的错!”

孩子啊,你啥时候才能懂事开窍啊?爸爸妈妈之前做得不够好,但是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你心里从来没有承认过。最近爸爸几次敞开心扉和你谈心,让你有什么想法和对爸爸妈妈有什么不满意的都说出来,我们改;但是每次你都不说或就说对我们很不满,让你举例你也说不出来。爸爸为了你,和你谈话时候的态度、语气没有像之前那样一下就上火了。反而是你,看看你的表情和眼神!

孩子,我知道你一直对爸爸不满,爸爸从你小时到现在一直没在口头上叫过你“儿子”。这可能和个人性格有关,其实他比谁都关心你,在乎你。其实很多爱不是挂在嘴边的,他爱你在心里。每天回家做饭,我着急早早做好等你回来。爸爸说别做太早了,娃儿回来凉了。每次盛饭都是第一个给你盛……孩子,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要用心去感受!

儿子,爸爸妈妈已经在慢慢改变,希望你能用心去体会,也希望你能改掉你的不好的行为习惯,有个健健康康的身体。爸爸妈妈希望你是一个活力四射的阳光少年。爸爸妈妈期待你懂事开窍的那一瞬间!

儿子,加油!

妈妈的心,我懂,因为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在此重点说两点:

一是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先金涛上交了手机,晚上睡眠得到一定的保证,所以白天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这是事实,受到老师的夸奖是应该的。老师们看见了,也没有吝惜自己的赞誉。可是,千万别指望先金涛从此就脱胎换骨,一下子头悬梁,锥刺骨,发愤图强,上演一出青蛙变王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式的“逆袭”。这只是文学作品中的童话,而不是现实,不符合教育规律。

从昨天开始,先金涛又开始打瞌睡,尤其是今天,几乎睡了一上午;但这并不能抹杀他的进步。他打瞌睡是有原因的,毕竟睡了一个高一(初中如何,我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其基础之差可以想见,即使他想努力学习,发奋赶上,也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很多科目,比如数、理、化等逻辑性极强的科目,他如听天书,而英语可能比天书还难。语文呢,可能会好一些,但千万别小看了,以为他认识字就可以学好语文,还是要靠文化积淀。如果一个学生只有小学水平,却要学高二的语文,他照样是听不懂,不感兴趣。

所以,他近期的反复是正常的。我们不必大惊小怪,需要的是继续鼓励他。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我讲评随笔,他因为没有完成而被罚站——他站着仍然无所事事,连笔记都没抄一下(以前也从来不抄)。第三节课是数学课,我进教室的时候,见他把凳子挪前了几排。我觉得不是坏事,这至少证明他想学。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他挪凳子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找一个玩耍的伙伴。他与李佳桐先是摆弄眼镜,后是不停地动消字液,还不时说话——我勒令他回到座位上。

回到座位上的他,开始听数学课了;而且不时地动笔写一写,算一算。他俯身问他:“听得懂吗?”他点点头,说听得懂。我从他的眼神看,他是真能听懂。

这就是教育的真实。我们得接受他,接纳他,宽容他,等待他!

第二点其实是第一点的延续。既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综合的工程,那么出现反复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家长、老师都要做出长期的准备,而不是期待孩子某朝某时突然来个顿悟,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些只是检讨中的套语,不符合客观事实。我们常常听到或读到一些幡然醒悟的故事,我相信那也肯定是真的,但主人公醒悟之前可能有一个长期的教育铺垫,醒悟过后绝对需要长期的坚持(这些也许都是难以用语言叙述清楚的),因为要把落下的课程弥补回来,那不是一件说到就能做到的事。

教育者(老师、家长)一定要保持足够理性,才能搞好教育,把教育简单化,行政化,命令化,都不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先金涛妈妈。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

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学生,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前几天女儿回来郑重其事对我说要写家教心得,让我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从为人师到为人父,通过角色的转变,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学校老师工作的艰辛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结合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点滴心得,算是与广大家长共勉吧!

孩子上一年级以后,与幼儿园相比,生活习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读一年级以后才发现,原有的生活秩序被完全打乱,每天得为接送孩子次数的增加而奔波,为孩子的一日三餐的安排而烦恼,为如何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还得大伤脑筋,与此同时,家长还得面对繁忙的工作和纷杂的应酬,可以说苦不堪言。然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不能以此而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俗话说:“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我们既不能套用父母教育我们的老套路,更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要求和方法。要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眼光和要求,重视对自己教育方法的总结和改进,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离不开祥和安宁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玩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

三、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但也要做好引导。女儿很喜欢画画,我就把她送到美术兴趣班,她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就适度的让她玩益智健康游戏,同时还教她装扮自己的qq空间、上传照片、种种农场、写写日志等等,让玩变得有新意。或许是受到了我的遗传的缘故吧,女儿更喜欢学习语文。为了积极培训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给她买了一套寓教于乐的数学学习软件,让她循序渐进的跟着电脑边学边玩。但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我从不盲目跟风,也不强加给孩子,我想,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四、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记得小雨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得了双百分,孩子回来神采飞扬,全家都为她感到高兴。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没发挥好,孩子心里很难过,不敢告诉我成绩,怕我责骂她。面对女儿那不安的表情,我知道,在这个时候,鼓励和关爱是最重要的,我和爱人没批评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带她逛街、出去游玩,几天后和她好好的分析了考试的得失,鼓励她好好学习,争取下次考好。看到孩子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在人生前进的路上,谁都会有失意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呢,又何必让孩子早早的背上沉重的心理行囊呢?做父母的要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关注孩子的分数,又不能以偏盖全,要关心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和孩子做朋友,遇到不如意的事,家长的冷静、耐心、毅力等品质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

五、努力做孩子永远的朋友。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我们要做好孩子的精神后盾,更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父母不能整天在孩子面前以长辈面孔出现,要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多沟通。不管多忙,都要抽些时间来与孩子沟通,互相交流,做好孩子的忠实听众。在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最喜欢听孩子说学校里发生的趣闻趣事,比如“××老师今天表扬我了”、“今天××同学迟到了”等那些似乎毫不起眼的小事,通过不断的交流,感觉她的情绪变化。在聊天时,拉拉孩子的小手,会心地笑一笑,或者点点头等,用一些身体语言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认真与重视他的程度。等孩子说完了,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再用平和、积极的态度,合理地答复孩子话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无论如何都不过多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且用赞赏的眼光、用鼓励的语气表扬她,让他感觉到自己是有优点的。孩子做错了事受了批评或者被老师、同学误解,家长切忌与孩子“同仇敌忾”或妄加指责,要合理引导孩子,既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要带孩子走出阴影,健康成长。父母赞许的眼神是孩子进步的助推器,父母真诚的夸奖是增添孩子自信的.砖石,父母如朋友般的坦诚帮助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

“神马都是浮云”,回头看看自己的工作之旅,曾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过,但我明白,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任何工作都可以变动,而父母这个“职业”,却是我不可以也不能变动的,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也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最不容忽视的“职业”。希望与更多的家长一样,把这个职业进行到底,而且力争做得更好,与孩子一起茁壮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一

今天下了班回到家见到儿子问:“儿子,作业写完了吗?”儿子说:“写完了,就差你检查了”说着把作业拿过来,我先看了数学伴你学,发现错了好几道题,心里的火一下就冒出来了,把儿子吼了一顿,儿子一句话都没有说拿着书坐了下来,开始改错,我去厨房做饭,做着饭想着问题,又开始后悔了,不应该吼孩子,想到这里我便走到儿子跟前说:“宝贝,刚才妈妈不应该跟你发脾气,你别生气,妈妈只是觉得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作错,是因为你没用心,所以妈妈不是生气,是因为你的不用心而伤心的,”儿子看着我说:“妈妈,没关系,我再重新写一遍吧”

教师点评:改变从现在开始,努力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坚持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改变。

公众号|富林永月。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二

最近小沐沐有趣得很,之前都不怎么会说话,突然在两岁半语言爆发后,小嘴便每天不停地巴拉巴拉,早教老师说这是孩子智力发育的重要表现。所以,小沐沐麻麻偶尔也记录了一些刚会说话的小沐沐的语录。

与粑粑的对话。

小沐沐:喝西北风,阿姨说让我喝西北风。

p.s.小沐沐中午不让阿姨做饭,非得陪他玩、抱着他,阿姨说“不做饭,咱们中午吃啥呀?喝西北风呀”,瓜瓜就记住了吧。

粑粑:瓜瓜正在害人,粑粑随手拍了瓜瓜屁股一巴掌。

与麻麻的对话。

麻麻:瓜瓜,人家奥运会的运动员趁着暑假得了两块金牌,你会啥?

小沐沐:会吃、会喝、会尿、会拉粑粑,哈哈。

麻麻:人家奥运会的运动员四岁就会打乒乓球了,你会打啥?

小沐沐:会打粑粑、打麻麻、打阿姨,哈哈。

p.s.小孩子童言无忌,正处于怼粑粑怼麻麻时期,早教老师说无需刻意矫正孩子,或者阻止孩子,顶嘴或者对缝插针也是小孩子智力发育的标志。

小沐沐:过了一会儿,瓜瓜跑过来说:麻麻哄一哄瓜瓜,对不起,下次不咬了。

搞笑的语录。

小沐沐两岁半体检,抽血的时候,医生边挤边往管里刮,瓜瓜说“舒服”,一只糖瓜逗得护士姐姐乐不停。

出去玩了一周,跟小沐沐近距离接触了一周,虽然会经常被他的无理取闹折腾得接近崩溃,但整体还是非常珍惜。

不管是每天下班到家扑到粑粑麻麻怀里,还是例行睡前跟粑粑麻麻蹦跶一个小时,这些时刻都让我们享受其中;虽然也会被孩子偶尔的尿床气到,但每次听到他酥软得说“粑粑哄一哄,妈妈哄一哄”,所有气恼也就烟消云散啦。

一眨眼小沐沐就长大了,突然就会说话了,突然就听得进去劝不无理取闹了,未来很长也很短,尽情陪伴就是全部希冀。

-完-。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三

今天是父亲节。与父亲这个身份存在的悠久历史相比,这个节日的诞生其实并不算太久。父亲,可以很严肃,也可以很可爱。他们爱得深沉,却总是不善表达。于是,每年的父亲节不仅仅是每个人对父亲表达感谢的日子,也往往成为公众舆论反思父亲角色的契机。

以形传意,父字何解。

汉字里面隐藏着许多中国人独特的观念和感受。在汉字中,父亲的“父”其实就是斧子的上半边,“父”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一人手中持着仪器,也就意味着一个楷模、一个模仿,所以父亲在中国人心中往往是是一个引导者。

在家有父有兄,长者为兄。“兄”就是一个小人上面顶着一个大大的口,能开口说话那个男孩子叫长子。为什么长子要带弟弟妹妹?因为前面有父亲引领;下面弟,就是守孝,也就是说弟弟是遵循兄弟之仪,跟从着父兄往前走,传承家庭门风。所以我们可以从汉字的字形字义中看出,传统的家族生活中父亲的形象。

从最早的周公家书中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告诫儿子伯禽谨记出身、谨慎行事、谦恭下士,到曾国藩家书中的勤俭谦,再到梁启超给予九个孩子的谆谆善诱,爱与尊重。

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意义的角色,同时也是一辈子的责任和担当,是孩子的启蒙者,是一个家庭中道德理念的支柱。

陪你冒险,父爱坚实。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是“肥胖的”、他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沉默寡言、步履蹒跚,依旧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在罗中立的油画板上,父亲是一位质朴善良、贫穷勤劳的老农。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父亲的形象,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乐于陪着我冒险,他身体力行的陪伴,帮助我建构了对世界的基本态度。

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父母都已经下放了,很难得周末回来一次。那时我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读到课文里面的麦浪滚滚,我就问爸爸什么是麦浪。结果他一清早便带着我出门,从家门口坐车,倒了四趟车才到郊区。

那个时候没有矿泉水,爸爸拿着一个军用水壶,告诉我先喝两口水,然后指着远处的麦田说:“丫头,你看见了吗?这就是麦浪。”我抬头,看见风掠过麦稍的时候,那一波一波滚起来、连绵无垠的麦子的波浪,这个场景一直印在我的心里。

我们折腾回家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了,妈妈就说:“好几个星期才回来一趟,为了看个麦浪倒四趟车去,倒四趟车回,你们爷俩儿值得吗?”爸爸回答道:“我不带她去,她怎么能知道什么是麦浪呢?”

出处 cOoco.NET.cn

小时候,我在爸爸的肩上看过“红杏枝头春意闹”,跟着他长途跋涉去看麦浪。他还带我走香山、去樱桃沟,走得精疲力尽就是为了看樱桃沟的尽头,王维的那一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但那时我走得脚底下全是泡,累得心里面对他也全是抱怨,对他的感慨和教诲是听不进去的。

好在小的时候记性好,就在这样的一个行走、亲历的过程里,知识逐渐逐渐地与我融合,而其中的粘合剂自然是父亲对我、对古诗词的深情。

如何两全,父亲担当。

前些年网络上就开始流行妈妈们对“丧偶式育儿”的吐槽,意指家庭教育中父亲一方的显著缺失。

现在大家族分开都变成核心小家庭,爸爸们似乎也因为节节攀升的职场压力有许多有心无力的苦衷,往往认为自己就是挣钱养家的,挣完钱养小的供老的,便是身为父亲的责任了。

中国的父亲正在失去精神引领的价值,这是挺令人堪忧的一点,父亲自觉回家是可以有威严的,因为我最累我有这个资格,但是没有看到威严的背后是长久的陪伴教导和精神价值在家中的传承。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家庭里养育孩子的具体事务分配,爸爸和妈妈的“工种”往往是不一样的。孩子小时候,爸爸一般都是负责带孩子们出去玩,等到孩子大了,涉及到比较“关键”的前途问题时,走需要爸爸来把握方向。而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最麻烦的洗衣做饭,生活起居,这些被认为不值得爸爸出手的琐事,被妈妈们一力承担。

当下社会,父亲们越来越关心孩子,鼓励孩子要有所作为当然是件好事。但是父亲更要告诉孩子“要有所不为”。家其实不是教人拓展知识的地方,而是教人守住常识的地方,这些常识包括了关于公民的常识,关于学问的常识,关于科学的常识。

家中的父亲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也不一定要金玉满堂,但一定要成为一个家的规矩准则,告诉孩子绝对不可以做什么。家中的父亲不一定要事无巨细、体贴入微,但一定要放下包袱,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或许这就是父母身份的不同,也是爸爸存在的理由。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四

转眼间,儿子上小学了。上学前,小小的他一直在问学校里上什么课啊,老师是什么样的啊,会不会有体育课啊?许许多多的问号充斥着他的小脑袋瓜,他和我一样对立才学校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我只是微笑着回忆我们当初的小学,把我知道的都尽可能的告诉他。

送孩子上学,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上学的第一天。有时候和朋友开玩笑说,我们是当年被炒作“80后”的第一批,现在80后的孩们也都上学了。时光飞逝,社会在进步,儿子前来报到的立才学校与当年我们读书的学校自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学校的硬件建设、软件投入都令我有些惊讶,师资力量的强大更是令我暗暗庆幸帮儿子找对了学校。

自己从学校毕业已经十几年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的三观任由社会浪潮的冲击,我时时感受到,只有让孩子回归学校才能享受生活的安宁。孩子只有在学校才能享受老师无私的爱、同学单纯的情。把孩子交给立才学校,和其他孩子一起成长,接受孩子的美好和瑕疵,享受孩子带给我们的成长和快乐。让我们用安安静静的心来等待孩子的成长,那种期待有个美丽的名字,它叫“静待花开”。

在立才学校,儿子和同学们学习着文化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师一项项的课程安排和工作规划让我感到多么安心、放心。干练的班主任王老师细心而有耐心,她的阅读计划让我无比欣喜。我静静地期待着儿子成为那个爱读书、会读书的翩翩少年。

一转眼,孩子开学一个多月了。忙碌的我静下来一想,孩子一个多月的变化确实挺大,天天高高兴兴去上学,回来后兴奋地和我说这说那:小朋友怎样,老师怎样,学校里又组织什么活动了,今天又学了哪些新知识,小嘴说起来没完没了。

如今,儿子变得爱做功课了。每天放学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书本拿出来看留的作业和老师交代的事情,那些记事分别用图形、数字、汉语拼音、汉字组合在一起,有时他自己都弄不清是什么意思,我就和他一起猜、想,相互提醒,最终把他所谓的“记录”弄明白,再把作业一项一项做完,把书包整理好,把第二天要用的学具准备好。孩子在心里上那么重视老师留的作业和布置的事情。还学着老师的口气说:“千万别弄错,千万别忘了”。看得出,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小小的他已经有了责任感。

儿子的生活起居也有了规律性。以前上幼儿园时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真正是“起床困难户”,我们做家长的也总认为幼儿园晚去会儿没什么。可是上学以后就不一样了,晚上他把事情做完就抓紧洗漱入睡了,保证21:30就睡着了,不是周六日也不要求看动画片了。晚上还对我说:“妈妈,老师说要早睡早起才身体好哦!”

看着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成长,并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我真是感到由衷的欣慰。

看着儿子兴奋的笑脸,我明白:孩子这么快进入“学生”这个角色,那是因为——立才学校每天都在努力!

孩子接下来在立才就读的六年,让我们做个陪伴者、守候者,期待我们的“花儿”在立才学校的沃土中积蓄营养,一朝怒放。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五

从开学第一天起,为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幼儿园,这几天我就在下面的环节适当的给孩子们一些鼓励,例如:给上幼儿园不哭的小朋友贴星;能跟着老师一起做操的小朋友贴星;能自己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吃完一份饭菜的孩子也有的贴,又或者在午睡时,能睡着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小红星的奖励,使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步养成常规。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稳定性较差,往往言行脱节,甚至明知故犯,一天中总难免有违规行为,可每到放学前发红星的时候,小朋友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望着我们,为了鼓励大家,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作过批评后,我们还是会把红星评给他们。时间一长,虽然得了红星,可有些不良行为仍没改掉。为了使小红星充分发挥教育效应,我们用贴红星的要求一点一点提高,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贴的,有突出表现的可以奖励更多颗数,并把这些贴星之法在家长接送之际进行介绍,使家长看到孩子得了红星,知道孩子一天中的表现,更加的了解孩子并依此来配合教育。这样一来,小朋友自己也能判断出自己当天中的表现,就会很努力地在第二天不太好的地方加以改正。

反思:

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小红星确实发挥了很大的魔力。红星激励法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确实,对幼小的孩子来说,红星就像金子般宝贵。得了红星能引来同伴们无数羡慕的目光,又会受到家长无比的夸奖,真是自豪极了。

小红星的暗示,在鼓励幼儿的同时又向幼儿提出了要求。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善于运用正面教育的方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六

转眼间,儿子上小学了。上学前,小小的他一直在问学校里上什么课啊,老师是什么样的啊,会不会有体育课啊?许许多多的问号充斥着他的小脑袋瓜,他和我一样对立才学校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我只是微笑着回忆我们当初的小学,把我知道的都尽可能的告诉他。

送孩子上学,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上学的第一天。有时候和朋友开玩笑说,我们是当年被炒作“80后”的第一批,现在80后的孩们也都上学了。时光飞逝,社会在进步,儿子前来报到的立才学校与当年我们读书的学校自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学校的硬件建设、软件投入都令我有些惊讶,师资力量的强大更是令我暗暗庆幸帮儿子找对了学校。

自己从学校毕业已经十几年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的三观任由社会浪潮的冲击,我时时感受到,只有让孩子回归学校才能享受生活的安宁。孩子只有在学校才能享受老师无私的爱、同学单纯的情。把孩子交给立才学校,和其他孩子一起成长,接受孩子的美好和瑕疵,享受孩子带给我们的成长和快乐。让我们用安安静静的心来等待孩子的成长,那种期待有个美丽的名字,它叫“静待花开”。

在立才学校,儿子和同学们学习着文化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师一项项的课程安排和工作规划让我感到多么安心、放心。干练的班主任王老师细心而有耐心,她的阅读计划让我无比欣喜。我静静地期待着儿子成为那个爱读书、会读书的翩翩少年。

一转眼,孩子开学一个多月了。忙碌的我静下来一想,孩子一个多月的变化确实挺大,天天高高兴兴去上学,回来后兴奋地和我说这说那:小朋友怎样,老师怎样,学校里又组织什么活动了,今天又学了哪些新知识,小嘴说起来没完没了。

如今,儿子变得爱做功课了。每天放学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书本拿出来看留的作业和老师交代的事情,那些记事分别用图形、数字、汉语拼音、汉字组合在一起,有时他自己都弄不清是什么意思,我就和他一起猜、想,相互提醒,最终把他所谓的“记录”弄明白,再把作业一项一项做完,把书包整理好,把第二天要用的学具准备好。孩子在心里上那么重视老师留的作业和布置的事情。还学着老师的口气说:“千万别弄错,千万别忘了”。看得出,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小小的他已经有了责任感。

儿子的生活起居也有了规律性。以前上幼儿园时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真正是“起床困难户”,我们做家长的也总认为幼儿园晚去会儿没什么。可是上学以后就不一样了,晚上他把事情做完就抓紧洗漱入睡了,保证21:30就睡着了,不是周六日也不要求看动画片了。晚上还对我说:“妈妈,老师说要早睡早起才身体好哦!”

看着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成长,并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我真是感到由衷的欣慰。

看着儿子兴奋的笑脸,我明白:孩子这么快进入“学生”这个角色,那是因为——立才学校每天都在努力!

孩子接下来在立才就读的六年,让我们做个陪伴者、守候者,期待我们的“花儿”在立才学校的沃土中积蓄营养,一朝怒放。

【本文作者:温秋萍】。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七

说实话,那天看到这个读书演讲比赛通知的时候,心里是很不安的。在我看来,我的女儿极其普通平凡,现在身上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只是平常时我注重对她的教育,力求让她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已。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教育子女读书成才成为寻常百姓人家的最高追求。

龙应台的《目送》里的这句话,一直是我默默咀嚼与回味的。我总是思考,总得给孩子留下一些什么。对孩子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教育学家爱尔维修说得好:“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一直以来,我努力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快乐。

下面,我与大家谈谈我教育孩子的几点粗浅心得:

一、读书,思考,读书。

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注重买适合她年龄段看的书,对于买书,我从来都是坚定不移的。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优秀的人交朋友。我会在她读书的过程中慢慢启发她,这本书里讲了些什么故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常常在精彩的段落时,她会读给我听,有时我们会互相读给对方听。一起从书本中寻找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俩读得最多的就是《儿童文学》,那本书现在标价5元,我小时候的价格是3毛钱。家里的童话故事、精美散文、世界名著相对较多,因为我一直喜欢这类的书,我充分感觉到,在孩子读书方面,父母所起的影响是很大的。

孩子在家时,我几乎很少看电视与玩电脑,力图给孩子一个安静优美的环境。

其实,女儿的音质随父亲,并不是很纯的童音,有时,在朗读课文时,我没少下功夫纠正她,让她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我们不要求你有多美的嗓音,但要求你有感情。书读多了,自然就会想到写的问题,开始给她买日记本,让她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慢慢地她也坚持下来了。

因为我爱写些情感类型的文章,一直有着自己的博客,两年以前,我把女儿的日记与小作文整理,帮她建立了一个博客,现在在一个小圈子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呢。

二、不要让成绩遮住眼睛。

对孩子的成绩,我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我不要求你考第一名,这样太累,重要的是你得真正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学校只不过交给学生一把钥匙,能不能启开生命的辉煌乐章,全看孩子是否一生一世努力自修。持之以恒,必成正果;终身学习,便是天才!

每天进步一点,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高尚的人,过高尚的生活,我们一直努力去做。

“贬子十短,不如奖子一长”,这是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女儿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我其实在家长会上的板凳都快坐不住了,虽然成绩也是90多分,但那次考双百的就有好几个,名次在班级73个学生里,只排到36,回到家里,我轻描淡写的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只要你再认真一些,成绩就会有更大的提高。那以后,女儿的成绩相当稳定,一直在前几名。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注意并不过分夸奖,以免小孩子养成沾沾自喜的坏习气。

孩子在四年级以前,一直是班里的小组长。这上组长也在我生病带她回东北老家时,换成了别人。她也曾参加了班里的几次竞选,但结果都是不了了之。四年级以后,学校原因,班主任换成了现在的老师,孩子又为竞选班干部做准备,看着她不午睡了,一字一句地斟酌演讲稿子,小小的身影,让我很是感动。他的爸爸曾让我到班任老师家里走一趟,我拒绝了。

我这样对孩子说:爸爸妈妈都是通过考试竞争取得今天的好成绩的。妈妈以前在离家很远的乡镇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进了城里;你的爸爸在单位竞选副科级,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层层过关选上的。我们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有的,只是你自己的勇气和能力。你也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才行。最终,女儿通过竞选当上了班干部,成了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

三、正确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有时,我也会真心向她承认错误,因为我们都不是圣人。我的原则是不让错误过夜,有时,我们会长时间谈心。更多的时候,我和孩子像两个要好的姐妹,在孩子的单纯的眸子里面,我会变得安静与淡定。

每天拿出十分钟时间关注自己的身体,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关注家人,除了正常的饮食起居,我每天都做到了与孩子交流,在她小的时候,我会蹲下身子与她讲话,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她,我和你是平等的。

现在,每当见到我,她就会滔滔不绝地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也乐于用心倾听。这就是爱与信任。近期的《特别关注》里有篇文章,《美国低看“中国妈妈”》,看后深有同感。

对此我深有感触:孩子和家长闹别扭,家长首先不急躁,不能以倔对倔,要抓住好的时机,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说话,耐心细致地讲道理,该叫真叫真,该马虎马虎,该让步让步!根据孩子的情绪变化,不断调整教育方法,努力做孩子的好朋友,用心温暖、用情感动,让孩子一直生活在愉悦中,这时候,孩子就不再好意思和大人别着劲来,也没有理由一定要任性,任性就不攻自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来看世界。

物质的财宝丢失了可以挣回挣不回也没有关系。它们是这样的毫无个性和你本来就没有必然的联系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存罢了。和孩子在一起我常常感受到自己认知的贫乏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教他的。

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大的一笔投资。我每一刻都是幸福的这些平常的细节与情景在外人看来毫不足道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完全不同。

这是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我只是全心全意、尽心尽职做一位好母亲。在做母亲的过程中,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一盏灯,一席话,一段路。我一直在努力和孩子一起进步。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八

今天,从老家回来的路上,,我和女儿聊了起来。我说:“姑娘,回去把你在家帮爷爷,奶奶干活的事,写下来,做为你的第一篇日记。”她说:妈妈,我现在才知道,做一个农民太辛苦了。我听了连忙对她说:“是啊!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不要再像爷爷那样做一辈的农民”。女儿听了一个劲地点头。最后,兴奋地说:妈妈,我每天都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我高兴地说:“对,妈妈也会每天陪着你,一起加油,努力!

教师点评:?一起努力,一起加油!教育需要智慧,从生活中入手教育,一起努力!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十九

编者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作者为我们作了一格大致分类,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家庭教育感悟吧!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嚣尘上多年,广大父母忙忙乎乎搞胎教,报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其实,孩子的起跑线是家长,而家长由低到高有三个层次。

这类家长一般文化较低,在孩子的教育中基本谈不上文化知识。此类家长对文化知识有一种原始的近乎本能的崇敬,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文化的使者,因为文化知识大于天,所以老师也就是天。我的父亲就属于这种类型。

在父亲的眼里,根本没有“人身权利”、“民主平等”这一说。我在学校里只要被老师批评,那一定是我的错。“老师怎么会犯错呢?”这是我父母的基本思维模式。老师惩罚了我,比如抽个耳光,罚个站,我是丝毫不敢让父母知道的,否则老师的处罚会以两倍以上的威力在父母哪里重新施展一次。

父亲教我的文化知识,仅限于贴在墙上的字画。父亲是旧式中医,酷爱书法,尽管家里贫寒,但每逢过年父亲都会买几张印刷的字画装点贫瘠简陋的家。我赖着不起床的时候,会抬眼看看那些诗句。记得小时候我还不识字,父亲贴完一幅四屏字画,读小学的姐姐就给我讲字画上的故事,上学后我才知道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像无名氏的《金缕衣》、岳飞的《满江红》等,我至今都能背诵。这算是文化启蒙吧。

这类家长的文化程度较高,对生活对社会有独立的思考,也有自己的思想,对教育当然懂一些,诸如“民主、自由、平等”、“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等新鲜名词,一般都会说上好几个。在这类家长心中,教育的权威性受到怀疑,教师“天地君亲师”的地位几乎沦陷。甚至有些家长还能拿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教育做对比,侃侃而谈起来俨然专家。我老家村里的任姓表兄即是此类家长的代表。

在言谈中,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对老师的怀疑,甚至鄙视。我考上中等师范,他放言说:“要考就考个正式工作,考个老师没啥了不起的!”我刚参加工作,工资待遇低,他年三十到我家聊天:“哎,你一年的工资,我一头牛就打发了!”他对子女的教育并不是放任自流。我弟弟也考上中专后,我听到他对儿女谩骂:“人家两个都考上了,你们要考不上,小心我揍死你们。”

遗憾的是我的表侄儿侄女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于是,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就成了他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不遗余力地转发一些《震惊,中科院调查近三十年高考状元下场悲惨》等文,常常唾液横飞地抨击中国现代的教育体制,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看到安慰考试失败者的文章,如《不朽的失眠》等就像打鸡血一样兴奋,动辄拿封建科举落第却名垂后世的名人来阐述高分低能的哲理,好像自己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没准会成为下一个徐霞客、蒲松龄。

他的“三观”中有“读书无用论”的成份。在这种家庭的浸润下,我的几个表兄表妹考不上学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表兄的家庭很民主,儿子打麻将赌博,表兄把烟点着递到儿子嘴上;表嫂跟女儿很平等,女儿把表嫂称“女王”,表嫂呼女儿为“公主”。目前的局面是儿子吸毒,给他添了个脑瘫孙子;女儿离婚,带着小孩子回了娘家。

这类家长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辩证。其最大的优点是不断学习,勤于反思。他们尊重老师却不盲从,尊重孩子却不放纵。我的朋友杨老师,即是这类家长。

杨老师属于学习型家长。中专毕业,自小学教起。靠自学,过五关斩六将,取得本科学历。工作单位也从乡下应聘到城里,从教小学奋斗到教初中。可能是教语文的缘故,杨老师身上的人文情怀很浓烈,待人接物极为厚道,奉行吃亏是福,向来以善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极少与人发生龃龉。为人处事飘逸淡泊,少有功利之心。种种花,养养草,游山玩水,舒卷自如。偶尔写作,抒发心灵而已,也发表过一些文章,但不为之所累。工作上获得荣誉极少,摆得上桌面的如“优秀”“先进”等官方证书寥寥无几;四十好几了,职称还是中教一级;但她却是民间公认的实打实的名师,她带的班级中考全县前十名占4人,几乎占据二十多所中学,上百个班级的半壁江山。同事、领导、学生、家长,提起杨老师无不信服,每次轮到她下到初一年级,必定是家长最追捧的班主任。

三流的教育说教,二流的教育启发,一流的教育示范。杨老师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做事之道,是最好的示范,所以杨老师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在她的影响下,儿子的学习成绩自不必说,20xx年高考被北大医学部录取。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外,更让我看好的是孩子的担当精神。20xx年暑假,我们几家人组织远足,在别的孩子拈轻怕重挑三捡四之际,她的儿子二话不说,扛起最大的背包率先前行。整个20多公里的行程中,酷热难当,汗流浃背,但杨老师夫妇坦然自若,没有丝毫心痛之意。那时,孩子才13岁。

杨老师喜欢运动,工作之余参加乒乓球协会,每周打上几次球。她的生活充满正能量,从不转发什么养生啊、小心孩子被人拐卖啊等子无虚有的帖子。遇到困难的人向她求助,她没多有少。有人劝她,说这些人当中有不少职业乞丐,开豪车住豪宅。她听后不以为意。并不是她不知道背后的事实,而是她哪颗悲悯情怀,使她救济弱小成为一种本能。

她的口中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新鲜教育名词,但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最新的教育理念。

作者|金乾波。

家长的教育陪伴与成长感悟篇二十

今天早上和中午的饭,是孩子们做的,早上庆康熬的小米粥,能赶上我做的了。中午,孩子们主动分工,有洗土豆,洗西红柿,有切的,有打鸡蛋的。最小的天赐打鸡蛋,有一个鸡蛋掉在地上一半,他们三人偷偷清理干净,不让我知道。三人合作做了一锅西红柿鸡蛋面条,做好之后喊我去吃饭,面条的味道与孩子奶奶做的很相似,我喝一碗都感到余味未尽。

三个孩子很高兴他们会做饭,会炒菜了,还说再以后放学后家里没有大人给做饭也不怕了,因为会做饭了。

看来,孩子们离开家长一会半会饿不着了。我的孩子们长大了!

教师点评:成长是一个过程,改变更是一个过程。教育需要智慧。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范文参考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范文参考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TOP100范文
范文参考网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搜集整理,如有侵权或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范文参考网 | WAP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投稿指南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fw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